4月7日下午,“‘三维六力’框架下的学校管理干部内生性成长培训”开仪式在浙大圆正启真水晶酒店德源厅举行,开启了为期5天的内生性成长培训活动。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阮建苗,执行院长袁晖光,郑孝玲、何菲、王佳、杨凯良以及来自浙江全省各地市(县)的64位中小学书记、校长、管理干部学员参与了仪式。会议由杨凯良主持。

开班仪式上,宣勇教授作题为“教育强国建设:使命与挑战”的首场讲座。他从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切入,系统梳理了在教育强国建设中教育所面临的使命与挑战。学校需要围绕教育的核心使命即创新人才培养和基础研究,优化学校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者能力,最终促成学校治理能力的整体提升。他以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为切口,从当前中小学为什么要坚持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校长书记的角色是什么、应该负责什么,最后落脚到如何高效实施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生动诠释了党建统领力这一“三维六力”中的一力。
阮建苗对教育学院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本项目顺利启动表示祝贺。项目负责人袁晖光对“三维六力”的由来及培训日程安排进行了解读。培训课程体系基于浙外党委书记宣勇教授的“三维六力”治理理念,借鉴孙绵涛教授首创的内生性研训模式,由教育治理研究中心校长治理团队跟进研发,针对教育强国战略下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中浙江有为的区域需求,旨在全面助力浙派教育家内生性成长。
4月8日上午,参训学员赴杭州市保俶塔申花实验学校交流学习。金戈校长带领学员们参观了校园,让他们亲身感受学校的独特魅力和校园文化。在小学部沙龙研讨中,张佳飞副校长跟学员们交流了学校的德育评价及 H2O 润泽课程体系,在初中部沙龙研讨中,赵晨晨副校长跟学员们讨论了学校教师研修及学思评价课程体系。
4月8日下午,浙外特聘教授赵敏与何菲博士为学员们展开了一场“一带一路”国家视角下的中国基础教育的与谈。赵敏在讲座中强调,了解“一带一路”国家的基础教育,能极大拓宽学校领导与管理者的教育视野,丰富专业知识储备,提升专业素养。
4月9日上午,浙外特聘教授孙绵涛为学员们作题为“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升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力”的讲座。他从如何正确认识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力引入,以义务教育英语《新课标》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逻辑关系的论述为例,带领学员们深刻领会新课改的核心精神,最后提出建构“一核·双线·三导”的教学模型,并根据这一新教学模型实施路径全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4月9日下午,袁晖光教授作题为“会干-会说-会写——校长治理能力提升过程中的‘三会’”的讲座。在“会干”这一维度,她认为校长们应明确“治理什么”,基于对校长治理能力的内涵、结构、模型、测评四个方面现状的述评,建构了“治理主体-治理方法-治理客体-治理价值”的四层次行为观测模型。在“会说”这一维度,她从说的目的及其本质着手,诠释了如何才是高效沟通。在“会写”这一维度,她指出校长需要学会系统表达自己的理念体系,应对校长治理行为进行理论建构。
4月10日上午,浙外教育学院屠筱青博士为学员作题为“从心赋能: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学校领导力升级”的讲座。讲座从积极心理学的底层概念入手,贯穿多项互动环节,如“企鹅老师”“熊猫老师”及“心灵药铺”等,活动氛围热烈,吸引了在场校长及管理干部的积极参与。
4月10日下午,学员走进杭州市胜利山南小学(美政校区)开展实地参访活动。内容包括皇城根南宋学研基地参观、综合评价改革工作交流以及场景为核心、数据为引导的学校治理平台讲座。参访让学员们感受到了胜利山南小学在文化传承教育、综合评价以及数智治理上的美好成果与前沿探索。

4月11日上午,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项海刚带来了一场“以‘治理之力’推进‘上乘’教育”的精彩分享。讲座精准对接此次培训的“三维六力”,以“如何衡量区域教育高质量”设问,从“一看区域治理优不优;二看学校办学活不活;三看专业助力强不强;四看人民满意认不认”四个治理维度深入解密上城教育何以“上乘”的治理之道。
此次培训立足校长“三维六力”提升,形式多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理论讲座、心理活动、实地参访、局长视野等多个板块,收获了学员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