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下午,教育治理研究中心全体学术会议在闻道馆212举行。浙外教育学院顾问、教育治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孙绵涛教授,《教育研究与实验》常务副主编、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学教授,教育学院执行院长、教育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袁晖光教授及中心成员出席会议。会议由袁晖光教授主持。

会议上,王学教授作题为《编辑眼中的好文章——基于个体经验的一种表达》的学术报告。他以个人作为学者和编辑的经验为基础,运用大量实际案例,从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五个方面进行深入解读。他表示,一个好的论文题目,既要有研究的视角又要有研究的问题;摘要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浓缩,要避免大话、空话,要突出实质性内容;关键词是检索的重要抓手,应涵盖研究领域、研究主题、研究内容、理论基础、解释框架等。接下来他从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对正文部分进行了解读。其中规范研究论文写作包括五个部分:价值强度、质与本质、内部特征与运行机理、方法论、教育学知识;实证研究论文写作包括研究的缘起、文献综述、研究的问题、自己的主张、问题延伸五个部分。最后,王学教授强调了参考文献的重要性,并给出了其重要性排序。
孙绵涛教授对王学教授的精彩报告表示赞许和感谢。他表示,这场报告既是王学教授数十年编辑生涯的经验总结,也是其学术思想的高度凝练,具有普遍意义,希望王学教授在未来的研究中延续桂子山学派的优良学术传统,取得更大的成就。之后,他结合王学教授在报告中谈到的观点,对中国教育自主知识体系的三个学派进行了分析。
袁晖光教授对王学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并分享了她在报告中的收获。她表示,希望王学教授未来能够继续为学院/中心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提供指导与帮助,进一步提升教师论文写作的规范性和质量。
会议上,王学教授同与会教师就论文写作、投稿、发表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交流,并解答了教师们提出的选题、写作规范和投稿方向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