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合作项目课程设置精准、师资配备精细、实施路径精实,成效相当显著。”海盐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郭章洪日前在海盐县举行的面向教育现代化教育家型校长(教师)内生性成长研究项目结业典礼暨成果展示活动上表示。活动中,海盐县城西小学校长陈建军等学员代表和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教育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袁晖光等导师代表,分享了在培训学习过程中淬炼教育思想,开展教育研究实践的过程和感悟。
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与海盐县教育局合作的这个研究项目为期两年。海盐县教育局选拔了30名优秀校长和教师参与,目的是提升各位学员理论素养和实践智慧,为成长为教育家型的校长和教师奠定基础。
整个项目共经历选题、开题、正式研究和结题四个阶段。学员们在导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选择校长工作或教师教学工作中具有理论提升价值的研究问题作为初步的选题,在导师一对一指导后,完成开题报告撰写工作,并通过开题答辩。随后项目组导师开展集中授课与面对面个性化指导,让学员们围绕选题,对自己的管理工作、教学活动等进行实践研究与理论提升,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和准硕士学位论文。最终学员修改论文并通过正式答辩。项目组还为学员搭建了国际国内会议论坛、学术沙龙、跟岗实践和了解学术期刊等多元化的交流与展示平台,引入学术与实践名家资源,开展交流探讨。参加项目学习和研究的校长和教师2年内新增正高级职称教师3人,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论文73篇,出版和参编著作19部,共获得省级及以上荣誉36项,并在全国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做学术交流80多次。
海盐县教育局领导在全国和国际学术会议上系统地介绍了项目推进的经验,被人们称为“海盐模式”。即通过高校科研机构和地方教育局、学校、校长(教师)紧密配合的“四位一体”的合作路径,既共同推进和保证了项目顺利实施,提高了校长(教师)的内生成长力,又提升了县政府教育局、学校、以及学校校长(老师)自身的治理能力。
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教育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孙绵涛教授认为这种促校长(教师)内生性成长的创新模式值得推广。这一模式不同于以往的培训,是运用团队的研究成果有针对性地为校长(教师)的内生性成长提供个性化的专业发展服务,帮助学员总结和提炼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进而上升到理论层面,在这一过程中进行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学习、思考和研究。这一创新方式注重校长(教师)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注重他们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研究及自我提升,更匹配他们的成长要求。未来,浙江外国语学院将加快成果凝练与辐射,持续探索名师名校长成长路径。
本文转载自强国号 浙江教育
原文链接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0679447172538373110&item_id=10679447172538373110&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