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所有努力的汇合,只为一个新序章 ——“海盐县教育家型校长/教师内生性成长研究项目”的工作回望

【来源:教育治理中心 | 发布日期:2024-07-10 】

海盐县教育局  叶惠玉

2022年4月,经过半年多的反复磋商论证,我局与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教育治理研究中心的合作项目“海盐县面向教育现代化教育家型校长/教师内生性成长研究项目”在向阳小学启动。启动当天,20多位导师在孙绵涛教授、何伟强院长的带领下,加班通宵,开展工作。2024年5月,该项目在向阳小学举行了结业典礼,从出发地再回出发地,2年时光,已然在期间注入了友谊、思考与参差不齐的前行路程,同一个地方,更可引发回望的思考,感受新序章的开始。

我要你,青天览明月:项目的期许

2006年,海盐教师博客大盛,掀起了教育教学自我研究的热潮。在海盐县首届教师博客论坛上,面对国内外众多同行,我曾许下豪言,草野(我的博客名)想要做的其中之一是“青天览明月”。“我也敢大胆地痴心妄想了,我也可以成为一个教育家,排云而上青天,撷取明月的光辉。但我知道,没有积累,无从谈起。我的博客就是我的积累,希望我的积累能助我成熟。但我也很清醒,我的积累或许永远是平淡的,永远不可能送我上教育家的蓝天,但希望我的思考、我的疑义所累积下来的东西能为我们的博友服务,成为我们海盐教师博客当中某一位上得青天做成教育家的搏友的一架梯子!”此后十多年,工作岗位多有变换,博客也早已停写,但此梦就此一直萦于心中。

所以,当2022年3月4日,到达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治理研究中心会议室(望C128),第一次见到孙绵涛教授,他在听我陈述了我的设想和需求后,提出了“海盐县面向教育家型校长/教师内生性成长研究项目”,一下击中了我的热情。之后,在项目实施的论证中,有专家提出了“教育家型”的提法过于宏大时,我们坚持了自己的想法。

这中间,就是一份热切的期待:我要你,青天揽明月。一切设计皆源于此。

其一是壮思飞。在实践探索中达到一定积累后,必然要有更大视野更大梦想,虽不能至,但必须心向往之。如此,才能心生动力,不断求索。 “教育家”是一个内涵和外延无限丰厚的称呼,具有完整的神圣美好的形象意蕴。在教师心中,都存有各自的教育家形象,成为“教育家型”教师和管理者,是一个美好理想的召唤。希望以此目标召唤,突破县域空间带给教师的成长目标限定,突破固有经验束缚,发生跨越式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是求助力。海盐的平台层级太低,缺少高品质的研究机构、高校资源,也鲜有高品质的交流平台,那就引入资源,搭建平台,提供帮助。让教师个人的努力付出有螺旋式提升,而非在萝卜炒萝卜的兢兢业业中原地搓揉、空耗精力。借助导师资源,修炼能力,能上得青天撷取明月光辉。

三是悟得道。在最基层的实践中,能博览教育,看到更宏大的发展与探索,能深度解析,从纷繁的现象中看到精微的本质。不断经历视野的拓展与大脑的磨砺,真实地把握教育之道,能于系统性思考中,把握日常碎片的进与退,在热闹的教育口号中保持定力。待能拥有回归教育本真的实践和话语权,发出基层的声音,在自身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扩展影响。

模式效益的背后是人:项目的实现

为了更好达成预期目标,项目推进进行了精心的制度设计,建构了一套研究模式,即以“教育实践思想的建构”为核心,以“准硕论文”为载体,形成任务驱动;以“问题解决”为需求,链接“实践——专著——导师”三大资源;以“思想建构”为指向,形成“经验雏形——两轮论证——思想框架”的三轮研究。但模式只是一种设计,再好的设计,若没有很好地实施的人,也是虚有理想。在这个项目中,“导师—学员—管理者”三组人员互相理解、互为推动,汇成了每项工作实现的合力。

一、第一次活动的多方唱和

犹记得项目启动的第一次活动,在2022年的7月6日与7日,正是高温天气,一动就是大汗淋漓。

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分组开展学员开题报告的论述与讨论梳理,第二阶段是即时反馈导师组意见,并结合学员普遍性问题相应开设专题报告。

分组讨论分散在向阳小学的各个教室,虽有空调,效果不佳。每个室内,都是导师与学员满面细密的汗珠,微湿的衣服和头发,以及你来我往的密切热烈的言辞交锋与思想碰击。就在充分的分组讨论中,导师与学员之间互为熟悉,并建立了认知体系的互为观照。

讨论一直持续到傍晚近六点,导师们回到所住的海盐宾馆,简单用了自助餐后,孙老师就带着团队集中开展讨论。讨论需要地方,但教育局不知情,没有作好相应的安排,所以一切都是导师组自行解决。据后来的了解,导师们先是在宾馆的休息处三五成群讨论,后来实在太晚了,学院吴健老师联系了宾馆工作人员。宾馆人员二话不说,直接免费提供了会议室,导师们就在这会议室工作到了凌晨两点。这会议室成为之后两年导师在盐工作的常用之地,研讨的成果在此产生,一个商用的海盐宾馆,也毫无目的性地深度参与,成为了项目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按吴健老师的话,你们海盐人太实诚了,海盐宾馆的服务太好了。而我从宾馆工作人员听到的是,他们的慷慨相助,只是因为感动于导师们的敬业,感慨于教授们的儒雅君子风。事后,我很愧疚没有作好应有的服务,但也很欣喜,看到了一份相互促成的美好。

第二天的反馈,便是学术的海洋。每个组分别由一位导师代表,对本组学员的开题报告逐一评析,列出亮点,提出修改意见,列出深入研究时需要阅读的经典理论、前沿理论,并提供了修改后的报告名称,名称中隐含的是新的视角和思维模式。每位导师的话语风格迥异,或严谨缜密,或诙谐幽默,或恣肆汪洋。何伟强教授和孙绵涛教授分别开设了专题报告《开题报告常见的问题答疑》《海盐项目开题辅导报告》,以解决学员中的共同性问题。孙老师同时展示了他的少林功夫,让我们见识了少林童子功累积下的手臂的力量,硬如铁板的手掌的肌肉,让柔弱的我们大呼功夫原来可以如此强硬。短短一天的时间,形成大信息量的冲击,学员固有的思维模式已然打破。

我坐于席间,思绪翻涌,即便现在,仍然能感受到当时的那股亢奋,以及留下来的即兴发言稿中,每句话瞬间形成时的澎湃与欲揽明月的炽热。

在这段回忆中,我用了“唱和”一词,我觉得很难再用其他的词来形容那几天的状态。这种“唱和”一在学术交流的深入,有问题有回应;二在工作配合的密切,有需求有改进;三是项目双方互动中形成的志同道合的坦诚与惺惺相惜。这一切,是后面两年项目深入推进重要的合作基础。

这“唱和”还在于,孙绵涛教授、何伟强教授和我,在活动结束时,分别作诗一首,互为唱和。



海盐教育赞

古林

浩渺东海杭州湾,

巍巍核电大秦山。

最是教育国之秀,

海盐模式交口传。




海盐逐日

何伟强

东海凭眺阔胸怀,

心向光明逐日来。

盐粒平常莫小觑,

细细品悟德性开。




致谢

叶惠玉

欲表感谢

却原来,言语如此无力

唯有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远方

星汉灿烂,海盐教育巍巍



二、迷茫期的多方助力

“新观点和知识未能得以实践的原因是,它们与人们内心深处有关世界运行模式的图像发生了冲突,而这些图像则把人们局限在自己习以为常的思考方法和行为方式之中”,《第五项修炼》中的这段论述,也可以用于解释我们这个项目的初期阶段。虽然第一次见面会有了项目良好的开始,但是全新的培养方式很快让学员迷茫。

准硕论文的高要求,在繁杂的日常工作压力下,让学员心存畏惧。围绕论文,展开对教育实践的分析与系统构建,让学员对项目的意义形成质疑。学员已经习惯于外部输入式的培训,这种激发自我突破引动自我成长要求的方式,让导师的指导以质疑解惑的方式介入,让学员很不习惯。学员们普遍迷茫:这是要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新生事物的发展,总是伴随着各种问题与挑战。对此,最好的方案是真实地面对,寻求改进。

负责项目组织的海盐教育研究中心的两位班主任,首先进行了《海盐县教育家型校长/教师培养中期调研问卷》,了解前期的收获、困难,咨询下阶段工作的建议。调研中,大家普遍表达的困难是专业的研究方法掌握困难,如问卷的设计与分析;日常管理工作与学习提升之间的矛盾;导师指导的课题理论与实践操作有一定距离等。比较多的建议是提供更多指向基础教育的一线的科研范式,进一步帮助学员提炼学校办学理念,明晰个人教学的特色与成果展示;建立完善的成果展示机制,包括学术会议、论文发表、主题式的沙龙论坛,主题式的成果汇报、成果集等等多种形式;能够学习已经有成熟经验的实地专家的介绍,学习接地气的理论结合实际的讲座与参与现场沙龙讨论,能够学习到一线学科专家或教研员的成熟理论;希望导师专家能够进入校园,通过多种形式来发现学校发展过程中的理念、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及提升的方向指导;能够带领进入一些优质学校进行研修,从更细的方向去学习他们优秀的学校理念和管理理念。这些建议中,有学员切实的需求、深度的思考,但仍有很多基于外来输入式的习惯思维的想法。

针对调研,项目推进作了调整,并落实了一系列举措。

一是教育局重新系统解读方案。我自己也重新作了梳理,进一步理清思路。专题召开了学员会议,自己作了教育家型项目的解读,从目标定位出发,解释了路径设计的用意,所要达成的成果,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学员需要完成的成长以及努力要素。强调内生成长的核心在于“系统思维的强化,能将碎片化实践进行系统性架构,能找的准问题点,经得起推敲的演进,进而形成自己鲜明的学术主张”,过程在于任务驱动下的“广博地学习、文献的积累、研究技术与研究方法应用,不断自我否定与重构”,而非现成经验的传输。将成长的要素分为三方面:专家的启迪、文献的积累以及个人的思考。为此作了比例划分与形象期许。专家启迪在30%,为的是“扫开盲区,见得半亩方塘”;文献积累30%,只为“库存丰富,方能有效选择与输出”;个人思考40%,唯思考才能“引导百渠入流,滤成桃花潭水”。并请了学员代表作了自己学习的介绍。田国华老师经导师指导,从“有人的课堂到人学课堂”的演进;何月丰老师在学习中深刻体会到收集和分析文献资料的重要性,结合研究项目“小学数学习题教学理论与实践”,阅读各种文献资料60多项,并在导师激励下,树立了建立自己教育教学理论的勇气。学员会后反映,听了解读与同伴的实例印证,对项目突破了既有认识,开始新的定位与思考。

二是及时与孙教授的导师团队进行了沟通。沟通之后,组织两天集中的研究方式培训,导师组提供了大量的研究方式及具体操作指导。开展了下校的课题视导活动,大量的学术沙龙、论坛开设,学员在多种平台亮相。跟岗实践也在后一个阶段推进。

认识的统一、困难的解决,以及学习要求的进一步强化,在后期的项目推进中有了新的起色,学员成果也开始逐步显现。

开启一个新序章:项目的意义

   过往皆是序章。

两年已为过往。在这两年中,学员确有所获。他们的获得,外显于文本性的成果,包括完成了准硕论文,提炼了自己的教育实践思想。这些思想或作为论文发表,或作为课题进一步研究,或在各平台中交流表达确立了一定的基层话语权,甚或出版专著。这些明显多于往常数量的成果,自然是项目推进中导师的激励、启蒙与催逼的影响,当然也是学员长期日积月累的井喷。这些成果可以作为项目的价值佐证,但并非全部意义。显性的成果只是阶段性的产物,并不一定能联结未来。

我更希望项目的意义,在于新序章的开启。

这个新序章是埋下了新的种子的。包括自我认知的新种子,思考模式的新种子,研究方式的新种子,等等。他们或许隐而不见,但他们就在那里,在不知不觉中发着芽,影响着决策、行动、努力的方向,也就影响着教育本质意义的开掘,或许终能在现实的纷乱中开出一片悦心的花海。当然,也许这颗种子,转头就被抛弃,或自身薄弱未能成长,但总是存在过。

这个新序章是有了新的朋友圈的。我跟学员们说,至少,在踏入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教育治理研究中心时,你,是不一样的存在。

这些,是两年的瞬间,获取的永恒。所有努力的汇合,其实,只为这样的一个新序章。


附:项目实施推进中的两次即兴讲话。用以感受当时的心境。

2022年7月7日在教育家型项目导师见面会上的小结

今天,我要抢着说话,因为孙老师说,他得到了我的指导。我就飘到了云端了,以后,我可以很牛叉地嘚瑟,我指导过孙绵涛教授,附带括号说明下,孙绵涛教授何许人也。现在,我也得以有底气在“导师天团”(袁迎春局长语)面前说一说。

我想抄袭下马老师(马新生教授)的“画群像”方法,跟我们的学员说说:

一是想请学员们给我们的导师画个群像。从6位组长、孙老师延伸到今天在场的以及不在场的所有导师,总体描述下他们的精神面貌、工作风格、学术风格,我想从中可以获得,光明之引领。

二是请学员们对反馈表中的课题画个像。从原有选题到现有选题,画出其中的变化,把所有的变化过程汇集起来,这就是我想要强调的这个项目的一个核心目标:以课题项目为载体,在变化中实践一个“求道”的过程,以提升我们的系统思维、逻辑思维,如同孙老师所强调的“教育哲学”,论文课题等成果自然会相应生成。再对所有新选题进行一个分析,找到其共通点,就会发现学术性思考中课题研究的思路、定位。

三是请学员们对表格的最后一列进行汇总。就会发现,我们的导师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多少我们所不了解的前沿的理论、经典的理论。

七公、南帝、老顽童……,均已到来,我们能否是郭靖,成就降龙十八掌,以待华山论剑,这就看各位的努力了。


20221022日在浙外教育学院教育家型项目答辩活动上的讲话

尊敬的孙教授,何院长,各位导师,学员们:

临时收到何院长指令,让我讲几句,我就一直在大脑中紧张搜索,捕捉最直接的感受。我想到了三句话:

第一跳出来的是“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这是苏格拉底的话。本次的答辩就是一次省察,系统梳理与盘点自身的研究领域,相信这样的省察会使日常的琐碎变得不一般。以前,看西西弗的惩罚很是残酷,每天清早,费尽全力推石上山,夜幕来临,巨石又滚落于原地。日复一日,无望的重复是最大的磨难。现在看来,将此看作自己创造的命运,断定一切皆善,那么,每天滚石上山、追石下山的时光中,天空海洋、山石草木构成的世界皆可不同。加缪说“这块石头的每一颗粒、这座夜色弥漫的高山上每道矿石的闪光,都单独为他形成一个世界。推石上山本身,就足以充实一颗人心。应该想象一下幸福的西西弗”。我们就是一个个的西西弗,每日清早上班,傍晚下班,明日再明日,日日如此。希望省察,我们能看到一切皆善,形成自己世界的创建,得以充实与幸福。

第二句话是“手可摘星辰”。希望以这样的研究,我们能有摘得星辰的机会与能力。第一可摘的是研究的成果,按孙老师刚才介绍的,我们可以有机会在更高的平台中交流、展示,为世间所看见,一来充实自己的履历,二来获得头脑的风暴。第二可摘的是更高的学历,明年学院研究生点设立,大家可以尝试成为一个研究生。第三可摘的是自己的思想,在不断研讨磨砺中,能有思考的系统化,以形成自身经得住检验的教育思想,这是我们开展本项目的初衷。

第三是想问一下大家:“江湖中将有你怎样的传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是人性使然。前期,多番听到一种说辞,“某某噱头也没有,没多少人请他吃饭”。自我反思,估计我应该就是属于这种没有噱头的人。你来我往,推杯换盏,激情四溢,这是一种江湖。前面听何院长报告,辞别酒肉,每天坚持带学生晨跑,与朋友居,于清茶氤氲中静坐半日,这是另一种江湖。听教授们介绍,孙教授的闲余时间,就是看书,书阅无数,以诗抒怀,这又是另一番世界。在座各位,在海盐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席位,你的江湖传说,可组合出海盐教育及其走向,希如孙老师所期许,海盐教育巍巍。  

再次感谢孙教授、何院长及各位导师,虽说感谢的话语很贫乏无力,但还是要重复。到今天,第一阶段的工作已经达成并超出了我的预期。一直想用这样方式的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也尝试了多次合作,唯有本次,是所预期的。所以,从我本人而言,我所摘得的星辰是“知己”!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