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内生性成长:现代教育家型校长/教师成长的新模式

【来源:教育治理中心 | 发布日期:2024-07-17 】

新时代需要的教育家型的校长和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卓有成效的教育业绩,而且更主要的是要有自己较为系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对于这样一种教育家型的校长和教师来说,教育实践必须是丰富的,教育业绩必须是卓有成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必须是系统的而不是零星的或零散的。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什么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教育思想是对教育实践的一种观念性的认识,而教育理论不仅是对教育实践有一种观念性的认识,而且还要把这种观念性的认识转化为用某种文字表达出来的概念、范畴及其逻辑的形式。如此说来,这里所说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一定是系统的不是零星的;有了教育思想不一定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教育理论,但有了教育理论就一定会有教育思想,因为教育理论是建立在教育思想基础之上而形成的。当然这里所说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既然是校长和教师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就不是跟风式,或千篇一律式,或常识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而是具有各个校长和教师个性特点的达到较高思想和理论水准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新时代需要大批这样的教育家,才能更好地立德树人,培养大批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对于新时代广大的校长和教师来说,要他们成为上述所说的新时代这样的教育家,可能具备丰富的教育经验和卓有成效的教育业绩相对来说并不是太难,而且据估计,这样的校长和教师已经是比较普遍的了。然而,要这些校长和教师能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还相对存在一定的困难,事实上,这样的校长教师目前还是比较缺乏的。一般的校长和教师,可能有一些自己的教育思想,但没有自己的教育理论,也可能有一些自己的教育思想,同时也有一些自己的教育理论。对于前一种校长和教师来说,要注意把自己的教育思想转化为教育理论,对于后一种校长和教师来说,要意识到自己的一些教育理论一定是源自于自己的教育思想的,否则自己的教育理论是不会产生的。而无论是前一种还是后一种,都不要将自己的思想和理论停留在零星的或零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上,都要注意将那些零星的或零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提升到相对系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水平上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新时代所需要的教育家型的校长和教师。

如何使我们的校长和教师能够成为真正的教育家型的校长和教师呢?现在一般的提法是对这些校长和教师进行培养,具体的做法就是进行培训。培训的目标用现在比较时髦的话来说,就是为那些参加培训的校长和教师赋能,使他们能尽快地成为教育家型的校长和教师。这种做法一般分培训内容、创设情趣、综合运用和评价考核几个方面。培训内容一般有理论学习和实践创新;创设情境一般有主题研讨和学术研究;综合运用一般有研讨式和案例式,而评价考核一般包括增值评价和过程评价。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现在的培训内容和方法还是比较丰富的,对教育家型的成长应该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我们认为,仅仅用这种方式来培养教育家型的校长和教师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种方式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一种“外导”,就是由外部给这些校长和教师进行理论或思想的引导,认为让这些校长和教师按照这些思想和理论去实践就会成为教育家型的校长和教师。其实这些“外导”的东西,还需要校长和教师消化吸收,变成自身的成长的动力或内容才能起作用。有人说,这种“外导式”的方式也是注意让校长和教师变为自身的成长的动力和内容的。是的,有些培训方式一般也是比较注意采取一些方法这么去做的。但效果往往不太理想,原因是这些动力和内容是由外界强加的,不是由校长和教师自身内在需要而引发的。因此这些动力和内容一般不太容易形成,形成了一般也不会太长久。

为了克服上述这种“外导式”培养现代教育家型校长和教师的不足,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教育治理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创立了一种“现代教育家型校长/教师内性性成长模式(以下简称‘内生性模式’)”。这种“内生性模式”认为:教育家型的校长和教师的生长主要基于其内生性的动力,主张要从校长和教师的内在需要出发,强调调动校长和教师成长为教育家型的校长和教师的内在积极性。建立在这样一种内在动力的基础上,这一“内生性模式”的显著特点是:校长和教师有总结提升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教育思想,解决自己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的内在的需要,主动要求,或通过一定的组织动员后,运用一定的研究形式总结自己的这些经验,进一步系统化地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形成系统化的教育理论,以更好地解决自己实践中的问题。于是他们就要参加一些与培养教育家型校长和教师有关的研究项目。在项目研究过程中,专家跟校长和教师一起交流讨论这些校长和教师在自己长期的教育实践所思考的问题,所提出的教育主张、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然后讨论如何用一种问题研究的形式将这些思考的问题、主张、观念和思想加以提炼和表达。当研究的问题确定以后,就要在专家的指导下以最终形成一篇准(硕士)学位论文的方式正式开始研究。整个研究过程分为论文选题、开题、研究和答辩四个阶段有序推进。在这一研究过程中,项目的组织者会按照研究规范和严格训练的标准,要求校长和教师以自己掌握的理论和方法,主动地去做研究,着力提升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写作能力、理论素养、理论水平和实践智慧,系统总结和提炼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教育思想及教育理论,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模式。这样,现代教育家型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就形成了。这时的校长和教师,就不仅只是一位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卓有成效的校长和教师,而是一位具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教育家型的校长和教师了。有人可能问,这些校长和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所运用的理论和方法是他们自己学习掌握的吗?不是,主要是在研究过程中,根据这些校长教师研究的实际需要,由项目的研究理论专家和实践专家要跟校长和教师一起讲解、学习、交流、讨论一些理论与方法,并和这些校长和教师,以及这些校长和教师之间相互研究、交流和讨论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使校长和教师能联系他们研究的问题,理解、消化和吸收这理论和方法,并在自己的研究中能较好地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由以上对“内生性模式”的简要分析可以看出:这种模式确实是与“外导式”不同一种创新的模式。

这种创新的“内生性模式”在实践中得到了成功的运用,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2022年至2024年两年,浙外教育学院/教育治理研究中心团队与海盐县教育局合作,推行了一个《海盐县面向教育现代化教育家型校长/教师内生性成长研究项目》。经过两年四个阶段的研究,参加项目研究的学员都完成了体现自己教育思想的近3万字的准硕士学位论文。不仅如此,还正式发表了几十篇论文,获得了不少省、市级课题,出版了专著,获得了省市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有的学员还晋升了正高级职称,研究能力和理论水平得到了大幅度地提升。学员普遍反映收获大、体会深,得到了海盐县教育局的高度评价,《浙江教育报》在“教育强国栏目”对这一项目进行了报道,又用一整版的篇幅对项目的实施及成果进行了报道,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和社会影响。这一项目被誉为“教育家内生性成长海盐模式”。更为可喜的是,海盐县教育局准备与浙外研究团队继续开展第二期内生性成长研究项目,浦江县教育局也准备与浙外研究团队开展《浦江县现代名校与教育家型书记、校长、园长内生性成长研究项目》。海盐县的第二期项目在第一期名校长和名师的基础上,主要是做中青年校级领导的内生性成长研究,浦江县的这个项目,在海盐县校长和教师的基础上,增加了现代名校和学校的书记这些新的内容。这些后续推进的项目,初步显示出“内生性成长模式”的生命力和适用性。我们相信,后续的“内生性项目”的研究,不仅会在海盐县第一期研究项目的基础上取得更好的效果,而且还会产生“内生性成长模式”的多种范式。

为了更好地总结海盐县教育家内生性成长研究项目的经验,更深入地研究这一项目的理论,进一步扩大这一项目的影响,在浙江省和全国普遍推广这一“内生性模式”,浙外教育学院/教育治理研究中心准备编辑出版一本《现代教育家型校长/教师内生性成长研究》的著作,并举办一次“全国现代教育家型校长/教师内生性成长研究学术研讨会”。这本研究著作由理论基础、项目介绍、项目成果、项目回望、学员收获、导师感言、领导认可和媒体反映等八个部分组成,分别由项目的组织者、学员、导师和海盐县教育局领导等各自撰写相关部分的内容。这里要特别感谢海盐县教育局领导和浙江外国语学院领导的重视、支持和指导,深深感谢学员和导师对研究项目的倾情投入,衷心感谢九州出版社张皖莉编辑和《浙江教育报》的言宏编审对本项目研究成果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广。

愿“内生性成长模式”这一新模式在海盐、在浙江、在全国绽放出更灿烂的花朵,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2024年07月16日20时30分谨识于浙外望院C124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