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内生成长 行将致远

【来源:教育治理中心 | 发布日期:2024-07-23 】

内生成长  行将致远

 阮建苗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推动国家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关键在于教育,而教育之基在于教师。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石。近年来,围绕基础教育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关于进一步做好“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工作的通知》《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相继出台。高质量教师队伍打造是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因此建好高质量教师队伍是战略之需,也是时代之需。如何塑造高质量教师队伍,特别是如何有效提升职后基础教育师资能力素质是一个与之相随的极其重要的命题。

根据知网文献梳理,以“教师培训”为主题进行搜索(见图1),显示有53727篇文献,且自2000年以后,文献数量渐增,在2016年达到顶峰,这说明相关主题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


1  以“教师培训”为主题搜索结果


进一步以“中小学教师培训”为主题进行搜索(见图2),显示有13417篇文献,相关文献自1998年以后渐趋增加,并在2021年达到顶峰,随后渐趋下降,但每年仍有几百篇文献出现。


2  以“中心学教师培训”为主题搜索结果


进一步以“中小学教师发展”为主题进行搜索(见图3),显示有7851篇文献,相关文献自2000年以后渐增,并自2010年后总体上较稳定,年均维持在400篇文献左右。


3  以“中心学教师发展”为主题搜索结果


上述文献表明,对于中小学教师培训或发展,普遍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也是当下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重要命题之一。纵观上述文献,以教师培训或发展为主题,众多学者关注的更多是从外在的培训方式或培训内容上做探讨。最后笔者以“教师培训 内生性”为主题进行搜索(见图4),仅显示有21篇文献,这表明以内生性为主题研究内容极少。进一步笔者对这21篇论文进行审视,其所指的内生性培养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激发教师内在动力,但在培训方式上仍然以外导的形式进行;二是校本研修。


4  以“教师培训 内生性”为主题搜索结果


而过去的两年来,浙外教育学院/教育治理研究中心团队却采用了全新的理念和全新的模式,另辟蹊径,与海盐县教育局深度合作,开展了“海盐县面向教育现代化教育家家型校长/教师内生性成长研究项目”。该项目由浙外教育学院/教育治理研究中心孙绵涛教授领衔、统筹,该模式由孙教授创新并实践。笔者非常有幸做为项目组成员参与了该项目,也见证了项目从开展初期的挑战到顺利结题时的硕果累累。该项目得到海盐县教育局的高度评价和参训学员的高度认可,也得到浙江教育报的专刊报导,形成了职后基础教育教师能力提升的可推广模式和良好的社会效应,成效显著。

这两年的研究经历,让我有幸亲历了这一变革的核心,目睹了职后教师培养的教育理念、培养模式和实施路径上的全面革新,也重塑了我对教师教育的理解。下面重点围绕以上三方面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第一是以“内生性模式”为基点的教师教育理念新。“教育”一词起源于拉丁文,指的是引导某人离开某个地方。拉丁文的“Educatus”是拉丁文“educere”的过去分词,译为“带出或引出”,因为前缀“ed”意为“向外”;词根“ducere”意为“引导”。因此从教育的内涵来看,职后教师能力素质提升的内生性成长方式是更直抵教育本质的一种方式,也是应有之方式。即然是向外引导,应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有可导之物,其二是有可导之法。做为一线的基础教育教师,他们通常实践经验丰富,也有一定的教育思想,但与形成系统的教育理念尚有差距。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线教师们有较充沛的可导之物,有天然的实践优势。因此,剩下的主要问题是,以何种理念去导,如何有效地帮助校长、教师们从经验上升到理念,进一步构建自身的教育理论,形成相对稳定和成熟的教育范式。一般的方法是采用案例教学、学习报告、研讨交流等教师培训形式(按孙绵涛教授语,这些培训的特征是“外导”式),这些方法有一定的成效,但更多偏向“术”上的追求,成效往往不理想,也缺乏持久力和稳定性。而内生性成长方式与之相反,它首先重视“道”上的引领,注重“道”与“术”的相统一。更具体的来说,它直接植根于教师的内心渴求和工作需求,立足问题导向,通过导师团队对他们进行引导、激发等,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开展系统化的思考,形成系统化的理论。在这次开展的研究项目中,本人与周全博士一组,共指导了三位学员,三位学员在各自领域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他们对自己研究目标比较清晰,也有强烈的事业追求心,但对研究领域系统性的思考、研究方法和理论探索等方面尚待进一步提高。通过两年的交流讨论,从如何搜索文献、如何梳理论文框架结构、如何提炼观点等各方面进行深入探讨等,思维和论文写作也经历了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很好地激发了学员的内在动力,挖掘了学员的内在潜力,帮助他们熟悉了学术研究的范式和规范,树立了教育理论建构的信心,完成了一篇准硕士学位论文,对自身的教育思想形成了系统性的表达。

  第二是以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新。整个研究过程分为论文选题、开题、研究和答辩四个阶段有序推进,学员在完成项目时,要求完成一篇准硕士学位论文。在每个研究阶段都做到了有计划,有组织,有落实,有反馈,形成了质量闭环。这种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实践,它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教师培训方式,与一般教师经历的培训模式迥异,理念认识也不同,因此采用这种模式需要较大的勇气,无论对学员还是指导教师来说都是新的挑战。事实上,在项目实施初始阶段,学员们对此的认识也尚未完全到位,这种模式必然要促使学员走出舒适区,经历从经验者走向学术人的过程。但一旦转变观念,并积极实践,其产生的效果则是有效且持久的。海盐项目在经历初始的磨合期后,后续的进展顺利,效果明显。另一方面,准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指导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且必须根据学员的进展情况给予更有针对性、可行性的指导。当然,正由于精准施策,有效指导和研讨,研究的效果也自然更为显著,其产生的影响力也更为深远。

    第三是以团队指导团队的实施路径上的新。海盐项目实施过程中,确定了以导师团队指导学员团队,而非一对多的形式。具体操作上,根据学员的学科背景、教育背景及研究兴趣等以3~4人为一组,同时根据导师的学科背景等以2~3人为一组,然后匹配,形成了团队指导团队的方式。这种方式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导师们在指导过程中相互激发,观点互补,可以给学员提供更多元、更深入、更有启发性、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二是学员组间内部之间以及与导师之间可以形成更开放、更有益、更有效的研讨;三是根据项目的推进情况,整个研究团队可以对一些共性问题给予统一指导,个性问题交由分组导师指导,也即统分结合,有利于顾全指导效果并提高指导效率;四是通过导师与学员的深度交流,可以共同促进双方的成长和发展。对学员的成长帮助这点不难理解,反过来,通过研究项目的开展,高校教师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基础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等,有助于提升本身的学术发展力,并支撑职前师范生的培养,有利于巩固形成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模式。

    另外对于项目的顺利开展,笔者认为还有两个关键因素值得关注。

第一是人,尤其是项目研究中的关键人物。项目要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效,须有卓越的领导者。海盐县的项目由孙绵涛教授领衔,孙老师是国内著名的教育大家,在学术界享有盛誉。“内生性成长模式”是孙老师对基础教育教师能力提升的一个创举,具有远见卓识。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孙老师带领浙外教育学院/教育治理研究中心团队坚持系统观念,统一谋划,统一指挥,发挥团队整车作战的优势, 有力推进项目按计划按步骤有条不紊的进行。记得团队的第一次集体行动,22年的夏天,冒着酷暑,孙老师带领团队到达海盐,从方案设计到具体操作,思考入微,亲自指导,连续两个晚上开展工作,尤其第二个晚上更是与团队成员通宵作战,敬业精神和极强的执行力令人感动和感佩,也赢得了海盐县教育局的高度赞赏。这种强大的人格魅力一直激励着团队以精益求精的精神付诸实践,也激励着团队在面对困难时能一往无前。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培养了一批年轻教师,为教育学院打造了一支有战斗力的团队。海盐项目的另一个关键人物是海盐县教育局副局长叶惠玉女士,叶局是一位有情怀、有理想的思想者和实践者,海盐项目能成功实施,离不开海盐教育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因为这个项目的实施不同于一般的教师教育培训模式,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也面临学员的思想观念转变等难点,这些都需要教育局以较大的勇气来面对。而叶局在这个过程中坚定地选择并相信内生性成长模式,因为相信,所以看见。这种勇气和情怀同样令人钦佩。双方的共同努力和双向奔放最终结出了美丽之花。

第二是学术支撑力。海盐内生性成长模式能成功,除了激发学员的内在志趣及动力之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浙外教育学院/教育治理中心团队的强大的学术支撑力。有厚重的学术积淀是促进整个项目的基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为有了学术积淀之“米”,才做成了最后美味之“饭”。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校要高质量服务、支撑和引领地方发展,持续提升教师的学术能力是关键。惟其如此,才有“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两年之期,“内生性成长模式”从理念到实践在海盐这片沃土上开出了芬芳的花,结出了喜人的果,也为浙江教师教育能力提升贡献了浙外智慧,展示了浙外能力。未来可期,相信“内生性成长模式”定能在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