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内生性成长培训促教学相长

【来源:教育治理中心 | 发布日期:2024-07-25 】

内生性成长培训促教学相长

浙江外国语学院 姚旻

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讲话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1]。而办好基础教育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是否有足够数量的教育家型的校长和教师。2014 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启动实施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就特别强调培养一批能够创新办学治校实践、具有先进教育思想、社会影响较大的优秀校长尤其是教育家型校长[2]。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又明确提出我国教师队伍的建设目标,即“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3]。这些都说明国家对教育家型的校长教师培养的重视。

2024年7月,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与海盐县教育局,共同开启了为期两年的教育家型校长教师内生性成长研究项目,旨在通过以一种准研究生式的培养,对参与项目的中小学教师、校长对其教育教学的思想、理论及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与提炼,形成其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体系,为将来成长为教育家型的校长和教师奠定基础。项目通过导师对学员一对一的辅导,历经选题、开题、正式研究和结题四个阶段,如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员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论文73篇、出版和参编著作19部、立项课题36项,并且历史性的新增正高级职称教师3人。这些说明项目的开展对海盐县教师培养和教育教学的整体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内生性成长对教育家型校长教师培养的必要性

陈玉琨教授在《也谈教育家办学》的文章中提到“教育家”是对杰出教育工作者的最高赞誉,其思想是独特而个性化的,其教育实践是亲力亲为的,其社会影响力是深远持久的[4]。宣勇教授在《面向未来的教育家培养——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中对教育家给出了其自身的理解:有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的教育实践者[5]。王依杉等人在《教育家型校长:内涵、成长规律与培养路径》认为,教育家型的校长是内生性发展和外源性助推共同作用的结果[6]。而作为内生性发展的个体自觉奉献与服务的教育精神、长期充沛饱满的教育热情是从普通校长蜕变成教育家的关键所在。赵胜启等人在《教育家型教师成长的三大路径》中,对教育家型的教师发展进行了分析,认为在教师发展的路径中,教师的自我发展和职业情感会激发其内生性发展动力,潜心教育教学和科研,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7]。

对于学者如何助推学校改革发展方面,孙绵涛教授在《内引发展式:学校改革发展的内在诉求》一文中提出两种基本模式:外导发展式与内引发展式[8]。内引发展式,“是指学者在深入中小学助推学校改革与发展时,不是用自己所创立的理论去指导学校的改革或实验,而是在充分尊重和研究原来学校理论探讨与实践改革的基础上,对其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度开发与分析,进而提炼和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从而促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外导发展式,“是通过学者提出一种理论,让学校按照这种理论所体现的教育思想去实验和改革,进而推动学校的发展。”这些理论为通过内生性成长来培养教育家型校长教师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据。但以往的校长教师培训中,几乎未见明确的以内生性成长为基础的培训模式。孙绵涛教授在其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在此次海盐项目的实施中,创新性的将“内生性成长模式应用于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的实践中,形成培训的一种全新模式,对校长教师的培训理论和实践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教学相长”相关文献研究

此次项目中,作为一名全程参与培训过程的指导教师,本人有幸深入的理解了内生性成长的理论内涵,更加清晰的熟悉了以内生性成长进行培训过程的各个环节。并且在指导过程中使我体会到,由于是内生性成长培训的特点,产生了导师与学员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共同成长的特质。这种共同成长一方面是由大学的理论导师更多从理论素养上为学员带来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另一方面是由于学员本身就是名师名校长,他们的实践经验反哺导师,弥补了大学导师的实践不足。而内生性成长的特质在这其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纽带作用。

为此,以“教学相长”为关键词,在知网中进行文献调研,文献的年度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1 “教学相长为关键词的文献数量年度变化


从文献变化趋势可以看到,文献的数量自九十年代开始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文献的数量急剧增加。进一步,以“教学相长”和“培训”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总的文献数量只有85篇,且基本都是2000年之后的研究。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


2 “教学相长培训为关键词的文献数量年度变化


对比图1和图2,可以发现对于校长教师培训中教学相长的研究内容,相对关注较少。对文献的主题情况进行分析(如图3),并进行具体的文献查看可知,研究大多集中在中小学或者大学在校学生的教学中体现的教学相长,例如:“师生关系”、“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等。而对于师资培训中,这一有相当实践经验和一定理论水平的学员,教学相长反而体现较少。


3 教学相长为关键词的文献中主要主题分布情况


三、内生性成长培训所具有的教学相长特质

以“教学相长”和“内生性”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后,显示暂无结果,这也表明这恰恰是值得研究的。就海盐项目的实施以来,由于其内生性成长培训的特质,普遍给导师和学员带来教学相长的直观感受和获得。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名校长名师的内生性成长

在海盐县面向教育现代化教育家型校长教师培育工程中,名师名校长的内生性成长是一个核心议题,它不仅仅是个人职业生涯的深化,更是一次教育理念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内生性成长,意味着从内部激发潜能,通过自我反思、自我挑战与自我超越,实现专业素养与教育智慧的升华。以下,将从理论提升、实践探索、个人风格塑造三个方面,深入探讨名师名校长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成长。

(1)理论提升:从经验走向智慧

在项目初期,学员们通过参与各种讲座、访学交流、跟岗学习等方式,接触了众多学界大咖,系统地学习了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例如,孙绵涛教授的《教育管理学——理论与范畴》等著作,为他们提供了理论支撑。通过这些学习,学员们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理论素养,也为后续的实践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实践探索:从理论回归课堂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学员们开展了深入的实践研究。他们围绕选题,对自己的管理工作、教学活动等进行实践研究与理论提升,形成了阶段性研究成果。例如,陈建军校长在城西小学实施的“晨曦教育”便是一个典型例子。他将自己对教育的深刻理解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不仅提升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也为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3)个人风格塑造:从同质化走向个性化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与创造力的人才,同样,名师名校长的内生性成长也指向个人风格的塑造。在培育工程中,每一位校长和教师都被鼓励寻找并发展自己的教育特色,这不仅体现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上,更体现在教育理念的个性化表达中。本人与杨凯良博士共同指导了王彦军和洪芳丽两位老师相关研究工作,经过完整的内生性成长培训,他们均形成了自身的教育教学风格。其中,王老师在生命自觉的理念指导下如何构建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以激发教师的内驱力、提升教师的归属感和方向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升;洪老师探讨了深度学习理论在小学生命科学项目化学习中的应用,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和评估框架,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

通过上述论述,可以清晰地看到,名师名校长的内生性成长是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滋养下,逐步实现个人教育智慧与风格的塑造。这一过程不仅是个人职业发展的里程碑,也是推动教育现代化、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这些名师名校长一边学习,一边应用所学进行教学和管理的转化,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

2. 导师与学员的双向成长

在教育领域,导师与学员之间的关系绝非单向的知识传授,而是一种相互启迪、共同成长的动态过程。表现在知识共享、实践探索两个方面,具体如下

(1)知识共享:从个人智慧到集体智慧

在教育家型校长教师内生性成长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知识共享是双向成长的核心。导师们不仅分享了他们深厚的学术积累,更传授了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与研究方法,为学员们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广阔舞台。同时,学员们在研究中的创新发现与实践经验,也反过来丰富了导师的学术视野,形成了知识的正向循环。这种共享不仅仅是信息的交换,更是智慧的交融,共同构建了一个开放包容的学习生态系统。

(2)实践探索:共创教育改革的未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导师与学员双向成长的试金石。在海盐县项目中,学员们在导师的指导下,将理论知识应用于教育改革的实践,如之前提及的杨伟民校长在海盐高级中学推行的“体验式思维课堂”,以及陈建军校长在城西小学实施的“晨曦教育”等,这些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这些创新实践不仅推动了所在学校的教育质量提升,也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经验。同时,导师们通过观察学员的实践,进一步深化了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反馈。

在导师与学员的双向成长中,知识共享与实践探索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参与者既是学习者,也是贡献者,共同推动着教育事业向着更加光明的未来前进。


四、结语

海盐县面向教育现代化教育家型校长教师内生性成长研究项目,不仅是一次基于内生性成长的教育改革实践,更是一次深刻的教学相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员们通过理论提升和实践学习,实现了自身的内生性成长;导师们通过与学员的互动,提升了自身的实践知识。在此基础上诞生的校长教师培训“海盐模式”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创新教育模式,也将为浙江乃至全国教师培养培训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提供典型案例。


[1] 习近平. 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J]. 求是, 2023 (18):4−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启动实施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EB/ OL]. (2014-06- 11 ). http: / / www. moe. gov. cn /srcsite / A10 / s7034 / 201406 / t20140611_170727. html.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J]. 基础教育参考,2018(05):80.

[4] 陈玉琨. 也谈教育家办学[J]. 教育发展研究, 2008(22):6.

[5] 宣勇.面向未来的教育家培养——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家,2022(04):70-72.

[6] 王依杉,谢昊伦,陈悠然.教育家型校长:内涵、成长规律与培养路径[J].教师发展研究,2023,7(04):21-27.

[7] 赵胜启,李丹,王俊.教育家型教师成长的三大路径[J].教师教育论坛,2022,35(06):32-34.

[8] 孙绵涛. 内引发展式:学校改革发展的内在诉求 [J]. 中国教育学刊, 2016,(12):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