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晖光
浦江 2024年10月24日
尊敬的黄志余局长,徐双莲副局长,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秋意渐浓天愈晴,葡萄满藤挂紫晶。我今天的发言题目是《遵循教育家内生性基本规律,开启浦江教育现代治理崭新航程》。“浦江县现代名校治理体系研究项目”可以说一开始就情根深种。发乎于黄志余局长与我们张环宙校长的多年校友情谊,得益于浦江县和浙江外国语学院的整体合作框架,从初夏到仲秋,经过反复研讨,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这个最美好丰收的幸福时节,我们实现了双向奔赴,再聚浦江。
首先,我想向在座优先选拔出来的 20 位名师名校长表示最热烈的祝贺!你们是在浙江省整体财政收紧的形势下,浦江县优先资助重点培养的种子选手,承载着浦江教育今日的殷殷重托和未来切切期盼。祝贺你们成为浦江县教育家培养的黄埔一期学员!
临行前,宣勇书记曾亲自将我们的项目负责人孙绵涛教授请到书记办公室,用四个“一定”,嘱托孙教授领衔的我们这只团队,说,浦江项目是浙江外国语学院的校级项目,你们是代表学校出征,一定要配齐最强的团队,一定要保证全力的投入,一定要办好,决不能办砸,一定要在海盐模式的基础上,在浦江更上层楼,真正凝练形成“教育家内生性成长项目”的学术服务品牌。所以,今天,学科之根在教院的,曾经是我们教院的书记院长的,我们的姚旻副校长,何伟强处长,教院现任党委书记阮建苗教授,还有最优秀的博士教师团队,特别是要介绍一位,我们的图书馆馆长马新生教授,不仅代着自己这五车的学术智慧,还带着他的一整个图书馆资源,我们整体亮相,在孙涛教授的统一率领下,一齐来浦江报道。为此,我郑重向浦江县领导,黄志余局长,徐双莲副局长、姚荣金主任和在座的各位名师名校长表示最诚挚的感谢,感谢你们选择了教院,感谢你们对我们送出的这份珍贵的信任!
浙江外国语学院位于浙江杭州,西溪之畔,和山脚下,风景优美,地铁直达。有6个省一流学科、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是浙江省唯一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外语类公办普通高等院校。在第三次党代会指引下,全校正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外语名校”的建设要求以及与北京大学合作支持浙外建设的部署,紧紧把握与北大合作的战略机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全面提升浙外能力,奋力开启国际知名以服务新型国际关系为特色的外语名校建设新征程!
教育学院,作为浙外的底色,已经沉淀了近 70 年教师教育的厚重历史,自从1955年建院之初就始终坚守区域教育服务定位,坚持扎根浙江区域特点办真实有效的教育。一直是长三角中小学名校长培养基地、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基地,每年至少有4-5项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项目在教育学院开班。教育学院聚焦于区域教育治理这一重点研究领域,致力于为浙江省的基础教育改革和治理效能提升提供智力支撑,重点打造向国内外展示浙江基础教育治理特色经验的重要窗口。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发展愿景,在校党委书记宣勇教授的亲自策划指导下,在时任姚旻书记和何伟强院长等历届院领导班子的推动下,形成了教育学院与教育治理研究中心一体两翼的学科发展架构,成功实现了人才培养层次的重大突破。
这里插播一个广告,今年,我们的首届教育管理和小学教育专业硕士已经开始报名招生了,其中教育管理专业硕士,我们会将课程尽量安排在周末或者晚上上课,以帮助我们的硕士生能够实现全日制不脱产学习。对此感兴趣的老师,可以加我们的研究生秘书许航老师的微信,详细咨询。
学院聘请了全国著名教育管理学家孙绵涛教授担任学院顾问和教育学科带头人。孙教授自1991年起即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咨询专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管理学科专家组成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现代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全国教育效能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国际多家学术杂志编委。研究领域包括教育和教育管理基本理论、教育政策法规、教育行政与教育效能,教育治理与教育组织行为。出版《教育范畴论》,“The Concept of Tizhi in Chinese Education”(《中国教育体制论》)《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哲学》《当代西方教育管理理论流》《教育政策学》《教育行政学》《教育效能论》《教育组织行为学》等中英文著作37部,发表《论人本质的相对自由》《人类生活方式的本质及其回归》《学术自由性与受控性的对立统一》《教育体制理论的新诠释》《教育机制理论的新诠释》《论教育体制改革与教育机制创新的关系》《学科论》《教育现象的基本范畴研究》等中英文论文25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级课题25项,30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多次应邀参加或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中国民族教育蓝皮书、白皮书》等国家重大教育政策与法规的调研、起草和修订工作。在哲学、诗词、书法和美声等方面多有涉猎,并且造诣颇深,著有《古林斋吟稿》等四部诗集,《教什么、如何教、教得如何:孙绵涛课堂教学艺术探索》,以及录有《孙绵涛教授歌唱专辑》。
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要坚持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的工作要求。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校长和教师才能称得上“教育家”呢?学校党委书记,教育治理研究中心宣勇教授对此有过专门论述。即具有“符合规律、因地制宜、与众不同和系统表达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的教育实践”者方可以称之为教育家。教育家首先要在实践中摸索出成功的经验,但是这还不够,还要有基于这些成功的经验形成的,符合教育基本规律,成长基本规律和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教育理念。而且这些形成的教育理念必须是因地制宜能够解决实践问题的,而非教条僵化不加区分生搬硬套的。第三个特点是要与众不同的,不是人云亦云。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条件。这些理念是能够系统表达的理论化的概念范畴体系,而非自然生成随性而论的碎片化的杂谈随笔。因此,经过教育治理研究团队多年的跟踪观测,教育家形态虽然众多,但生成途径有且仅有一个,那就是只能内生,无法外导。教育家的成长当然可以旁征博引,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但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在因地制宜地解决具体实践问题中形成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的独特系统表达。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内生性才是教育家的本质属性,是教育家成长的基本规律。
今天我们有来自教育学院的由孙绵涛教授领衔的学者团队,代表了专家;奋战在浦江教育一线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名校长,你们是行家;更有以黄局、徐局为代表的具有丰富教育政策制定与实施经历的教育局领导同志,你们是管家。我们“专家-行家-管家”三家携手,形成的这个学术共同体,共同托举的这个项目,唯一的目标就是要基于教育家“内生性成长”理念,通过系统化的“准研究生”学术训练,深入挖掘在座的20位名师名校长深耕多年的成功教育实践,将这些宝贵的成功实践提炼转化为符合教育规律、因地制宜、与众不同且能够系统表达的教育理念。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时代,迈进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的新阶段。对浙江教育改革领跑者的历史性成就,进行系统总结和理论考证,对浙江教育改革先行先试的优秀案例,进行系统反思和总结,已是恰逢其时,箭在弦上。在浦江县教育局和浙江外国语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徐局和孙教授团队的不懈努力下,今日我们在此相聚相约:但有壮志雄心在,何惧此事不功成。让我们遵循教育家内生性基本规律,共同开启浦江现代教育治理崭新航程。
最后,我还是遵循孙教授团队惯例,以一首藏头小诗来结束我的发言。看看大家能不能听出藏的是什么?
浦柳依依拂晓梦,
江水悠悠润无声。
教坛耕耘沐秋雨,
育树成林待春风。
未启朝霞闻凤鸣,
来往谈笑聚良朋。
可知前路花满径,
期盼携手绘苍穹。
再次感谢为本项目能够顺利启动,做出巨大贡献的浦江县领导,黄局,徐局、姚主任,孙教授以及双方团队成员,并预祝启动仪式圆满成功,浦江项目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