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孙绵涛|内生性成长:现代教育家型校长/教师成长的新模式

【来源: | 发布日期:2024-12-18 】

内生性成长:现代教育家型校长/教师成长的新模式

孙绵涛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各位校长,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非常高兴,与大家齐聚于秀丽的浙外校园,共同召开教育家型校长教师内生性成长学术研讨会暨全国教育效能学术委员会2024年年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国教育效能学术委员会、浙外教育学院\教育治理研究中心,对出席本次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校长、老师们和同学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

浙外教育治理研究中心是由现任学校党委书记宣勇教授领衔成立的校级重点研究机构,与教育学院采用“一班人马、两张牌子”融合式的运行体制机制。近年来,在各位领导、专家的帮助与指导下,学院和中心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希望未来能够继续得到各位领导、专家的关怀与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要坚持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打造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家型的校长和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卓有成效的教育业绩,而且更主要的是要有较为系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如何使校长和教师成为真正的具有较高水准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教育家型的校长和教师呢?浙外教育学院/教育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团队(以下简称《浙外团队》)创立了一种“现代教育家型校长/教师内生性成长模式(以下简称‘内生性模式’)”。这种模式认为:教育家型的校长和教师的成长主要基于其内生性的动力,主张要从其内在需要出发,调动他们成长为教育家型的校长和教师的内在积极性。其特点是:校长和教师有总结提升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教育思想,解决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的内在需要,并参加一定的研究项目研究总结这些经验,系统化地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以更好地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整个研究过程分为选题、开题、研究和答辩四个阶段有序推进。项目的组织者按照研究规范和严格训练的标准,要求校长和教师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主动地去做研究,着力提升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写作能力、理论素养和实践智慧,系统总结和提炼教育实践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模式。

这种创新的“内生性模式”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2022年至2024年两年,浙外研究团队与海盐县教育局合作,实施了“海盐县面向教育现代化教育家型校长/教师内生性成长研究项目”。经过两年四个阶段的研究,学员都完成了体现自己教育思想的近3万字的准硕士学位论文。正式发表了几十篇论文,获得了不少省、市级课题,出版了专著,获得了省市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有的学员还晋升了正高级职称,研究能力和理论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学员普遍反映收获大、体会深,得到了海盐县教育局的高度评价,《浙江教育报》在“教育强国栏目”对这一项目进行了报道,又用一整版的篇幅对项目的实施及成果进行了宣传,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和社会影响。被誉为“教育家内生性成长新模式”和“浙外服务基础教育新范式”。在这一新模式的基础上,海盐县教育局已与浙外研究团队继续开展第二期内生性成长研究项目,浦江县教育局也与浙外研究团队开展了“浦江县现代名校(书记、校长)治理体系研究项目”。为了在浙江省和全国普遍推广这一“内生性模式”,我们出版了《现代教育家型校长/教师内生性成长研究》一书,在这次会上举行新书发布会,并以“教育家型校长教师内生性成长”为主题召开此次学术研讨会。

愿“内生性成长模式”这一新模式在海盐、在浙江、在全国绽放出更灿烂的花朵,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最后,吟小诗一首献给本次大会,预祝大会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专家、校长、老师们、同学们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贺浙外教育年会

古林

浙外校园迎朋宾,

同文会堂论道明。

教育强国战略举,

华夏逐梦民族兴。

教师成长内生路,

人才创新展豪情。

西湖美韵吟不断,

钱塘大潮涛声声。

2024年12月15日吟于浙外教育学术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