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下午,教育治理研究中心学术会议和工作会议先后在望C116和中心会议室举行。教育学院顾问、教育治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孙绵涛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张维忠教授,教育学院领导班子、行政办公室、学工办及学院教师、学生代表出席会议。学术会议由马新生教授主持,工作会议由孙绵涛教授主持。

学术会议上,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张维忠教授作题为“数学教育研究的内涵与方法”的学术讲座。他结合大量实例,论述了数学教育研究的演进阶段,探讨了科学、哲学与数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数学教育研究进行了解读。最后,他从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推荐了大量的书籍、期刊和论文供与会教师和学生研读。

接下来,数字化教育治理研究所的四位成员分别作学术汇报。
阮建苗教授将研究聚焦于新课标颁布后,浙江省数学中考试题与新课标的一致性问题,采用 SEC模型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并为浙江省中考数学试卷命题及初中数学教学改进提供了建议。
叶丽霞副教授在研究中以《中学数学教材比较研究》课程为例,积极探索 PBL与 TBL 双轨交融的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以期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沈忠燕副教授在对数学建模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数学建模课程能够反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所提出的“三会”的精神内核,因此数学建模教学是培养与提高初中“三会”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
江漂博士借助比克尔的分析框架从6个一级维度和17个观测指标对中国人教版和新加坡NS 版八年级数学教科书中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分析,并基于研究结果为中国初中数学教科书提出了改进建议。

在之后的工作会议中,孙绵涛教授对二级学科建设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与会成员就“教育家型校长教师内生性成长学术研讨会暨全国教育效能学术委员会2024年年会”的筹备落实工作展开交流讨论,并就相关工作安排达成共识。